北京城市副中心十四五期间打造国家绿色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关桂峰)打造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健全类型丰富、布局优化的全域公园体系,建设一座规划面积公顷的国家级植物园……记者从北京市通州区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副中心将完善绿色空间格局,绿色将成为副中心的底色。根据近日公布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期间,副中心将打造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森林城市,持续完善“一心、一环、两带、两区”的城市绿色空间格局。北京通州,多河富水,森林环绕。目前,通州区已建成东郊森林公园、台湖万亩游憩园等万亩以上郊野公园和森林湿地8处,千亩以上森林组团32个。图为年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开园时,居民来此游玩。新华社记者关桂峰摄当下,春意渐浓,运河两岸生机勃勃。正值候鸟迁徙季,副中心成为候鸟青睐的栖息“打卡地”。在凉水河、北运河、萧太后河,时常有候鸟飞过。记者从通州区园林绿化局了解到,年以来,通州候鸟监测站共监测到迁徙候鸟百万余只,其中还有东方白鹳、黑鹳、青头潜鸭等“稀客”。它们的出现成为副中心生态环境不断好转的标志。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通州区区长赵磊表示,城市副中心将完善绿色空间格局,建设城乡公园体系和绿道系统,更加突出蓝绿交织、水城共融、清新明亮的特色。具体来说,“一心”即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一环”即由13个公园串联形成的环城绿色休闲游憩环;“两带”即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区之间的西部生态绿带及与河北廊坊市“北三县”地区沿潮白河构建的东部生态绿带;“两区”即城市副中心与亦庄、顺义之间的大型区域生态廊道控制区。“十四五”期间,副中心基本建成环城绿色休闲游憩环上的13个公园,城市绿色“项链”合拢。规划建设的国家级植物园是环城绿色休闲游憩环上13个公园中的一个,位于通州区潞城镇,规划面积公顷,将建设绿化及科研科普、游憩设施等。副中心将持续提升城市绿心绿化品质,建成万亩城市绿肺;全面建设9个乡镇景观生态林,促进城市副中心与周边区域生态环境的有机衔接;开展道路景观提升工程,实现街区道路%林荫化。根据纲要,“十四五”期间,副中心将建设健康舒适的绿道网络。建设绿荫密集、连续贯通的干线绿道,完善大运河健康绿道系统,建成公里精品绿道;构建慢行舒适的社区级绿道,实现社区公园与小微绿地的广泛联系。到“十四五”末,全域绿道总长度达到公里。图为大运河森林公园。(通州区委宣传部提供)未来,副中心既有国家级植物园这样的高水平自然公园,也有利用城市边角地、废弃地和闲置地等建成的一批口袋公园,让居民推门见绿,享受自然。到“十四五”末,副中心公园绿地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全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6.5%。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782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