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通市通州区兴东街道紫星村坚持党建引领,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力推党建工作与农村工作深度融合,走出一条乡村振兴发展之路。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大格局”“‘协商议事室’效率真高,这么快就解决了。”日前,紫星村南14组村民蔡某感叹道。南14组河曾是村干部和沿河村民心头的结。河岸两边自建房林立,无法进行河道冲洗、清淤;河内水生植物泛滥,河水异味四散。每年靠人工整理费时费力却难“斩草除根”。村里组织各方代表共同商议南14组河道整治问题,经过对河道两岸村民的调研、实地的勘察,最终确定了用水挖机对南14组河进行清淤、清理。紫星村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到村庄治理全过程,推出“党建+网格”服务模式,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建立并发挥“协商议事室”“红网格之家”“夕阳红党支部”等协商议事服务平台作用,定人定时定方案,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截至目前,解决实际问题10余个,为群众办实事3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每个网格党支部都有说事讲理的地方,党员主动当好公平公正人,百姓心气顺了,全村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紫星村党总支书记陈晓锋说。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日前,漫步紫星村田间地头,小麦吐出新绿,一片生机盎然。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紫星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引进通紫家庭农场,在全村流转土地亩,通过规模化种植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紫星村积极落实通州区“退林还耕”的工作要求,完成亩“退林还耕”任务。同时亩地还耕后都种植了大豆,今年五六月份村里准备继续种植大豆,加大扩种油料作物面积。“过去‘种地’比较看重经济效益,这几年我们越来越了解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村党总支书记陈晓锋说:“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我们必须牢记于心,把粮食种植抓实抓细抓好。当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不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确保‘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都要稳稳当当的,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坚持党建引领办实事服务百姓有心近年来,紫星村用心用情为百姓办事,充分发挥党组织示范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建“党建+养老服务”“党建+贫困帮扶”等服务新格局,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成立“红网格之家”,通过建立“党员+点带面”治理机制、规范办事流程、组建一支党员队伍,线上线下收集民情民意,及时回应群众呼声。党建引领,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对辖区水渠、河塘、路桥进行全面修缮,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同时,紫星村还推出“帮办”“代办”服务,建立一支由村干部、老党员、网格员为主的帮办员、代办员队伍,将服务群众的“末梢堵塞”彻底打通,实现群众“办小事不出门、办大事不出村”。通讯员王路锋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