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2月16日电(记者高博 杨知润)早晨7时许,天刚蒙蒙亮,位于北京通州区的通州西站检票口已经排起长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冲着往返于通州西—承德的/次列车而来。候车的大爷大妈们每人手里拉着一个购物小车,他们的目的地是河北兴隆六道河子站,而这却并不是春运期间的热门目的地。六道河是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的一个山区小镇,人口1.9万,距离北京城区多公里。近年来,六道河子大集在京津冀地区知名度越来越高,大集上各种土特产、山货颇受北京市民欢迎。每逢农历尾数为二、七的日子,六道河子大集便会开市,开集的日子也是小镇最为热闹的日子。航拍六道河子大集。新华社记者杨知润摄六道河子大集走红背后,离不开往返于通州西—承德/次绿皮火车的运行。2月12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七,六道河镇春节前最后一次大集。记者踏上了这辆列车,平日里稍显冷清的车厢因为当天六道河子大集的缘故却也拥挤了不少。上午8时7分,次列车准时启动。老式硬座、烧煤锅炉房、斑驳的行李架、手动开启的车窗……绿皮火车颇有些让人怀旧的感觉,偶尔还有乘客拿起火车票在过道合影留念。乘客们一路上有说有笑,有的还嗑起了瓜子,列车“哐哧哐哧”慢悠悠地运行,倒也使时间显得不那么“漫长”。次绿皮火车列车员布置车厢。新华社记者杨知润摄“顺义站到了……怀柔站到了……”,行经这些站时,仍有不少人上车。北京顺义区马坡镇的肖全胜,通过朋友介绍知道了六道河子大集。“我已经去六道河子大集好几次了,从顺义到六道河子,坐这趟列车,车票才5块钱。”肖全胜说,“六道河那儿景色好,山货绿色天然,猪肉特新鲜,炖起来特别香,每次去我都买一千多块钱的土特产。”中午11时许,列车缓缓进入了兴隆县六道河子站。汽笛声一响,“赶集大军”便按捺不住等待了三个小时的激动,拉着手推车径直向不远处的六道河子大集走去。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排列稠密的摊位,摩肩接踵的人群……六道河子大集上一派热闹景象,猪肉、柴鸡、核桃、板栗、山楂等等一应俱全。北京市民在集市购买当地散养柴鸡。新华社记者杨知润摄来自兴隆县陡子峪乡的张淑平,家距六道河镇有20公里距离。为了占个有利摊位,张淑平一大早五点多就骑着三轮车从家出发了。她告诉记者,摊位上卖的这些鸡都是自家散养的,进入腊月后,北京过来购买的越来越多,不少都是回头客,到中午时已经卖出去40多只。62岁的张树文在六道河子大集摆摊已经四五年了,早上七八点开市,下午两三点撤摊。张树文是地地道道的六道河镇人,今年他家的果树收成还不错,卖了差不多4万多元。六道河子大集的过年气氛。新华社记者杨知润摄“在大集上主要卖一些自家种的核桃、苹果、山楂等。近两年,来六道河子大集赶集的北京市民越来越多。靠着这辆列车,周边的通州、顺义、怀柔、密云的乘客来这里赶集很方便。”张树文说。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住进了城市,农村大集的浓浓年味儿这几年逐渐吹到了城里,不少市民专程赶到农村大集上来找过年的感觉,体验久违的年味儿。北京市民下车奔向六道河子大集。新华社记者杨知润摄北京通州区的王女士特意带着6岁的小孙子来到六道河子大集。王女士表示,带着孙子来这边赶集不仅仅是为了买东西,更重要的是想让他多体验体验,见见农村大集的热闹,希望大集这种形式能一直延续下去。下午一点半左右,六道河子站又热闹了起来,赶集的人们一拨拨回到了车站,来的时候还是瘪瘪的手拉车都装满了肉、鸡、杂粮。他们要坐下午2时5分的次火车返回北京。六道河子站值班员孙云飞说,这趟绿皮车串起了京冀两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它不仅仅是北京市民的购物车,更是六道河人的“致富列车”。下午5时57分,次列车顺利抵达通州西站,一个个满载而归的旅客逐渐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