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始于心,创建在于行。近段时间来,通州区川姜镇以建设生态文明美丽宜居城市为目标,不断完善固废收集处置体系,推进镇域整体环境持续改善。
广泛宣传,让环保氛围“热”起来
川姜镇作为中国家纺名镇、经济发达镇,镇区家纺企业多家,经营户多户,外来人口逾10万,部分企业、经营业主以及农村群众没有意识到其在镇区环境治理中的主体作用,缺乏参与创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此,川姜镇召集企业业主进行普法解说,印发新固废法宣传册余份,今年巡查走访企业、经营户余家,宣传固废、危废规范处置的法律规定和相关要求,让企业知法守法。此外,为了让广大居民进一步提升绿色环保意识,共同营造文明环境,川姜镇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及各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阵地,开展理论宣讲、道德讲堂等相关活动,以深度实践提升群众参与度,让文明新风入脑入心。镇域以及各村居主要出入口、道路沿线、活动广场等公共场所也广泛设置创建广告牌,悬挂宣传横幅,各村居在醒目位置,张贴村规民约,发放宣传单,通过多形式、广覆盖的宣传教育形式,让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精细管理,让固废治理“优”起来
过去,由于工业下脚料产出量大,历史积存问题较多,固废治理一直是川姜镇政府和党委关心的重大问题。年,川姜地区开展了生态环境整治大会战,通过拆除非法废料处置点、建立较为完善的收储体系,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等途径圆满完成了“四除”目标,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垃圾围村痼疾。
近年来,川姜镇以完善农村垃圾集中收集、长效保洁机制为重点,生活垃圾实行“户集,村收,镇处”的管理模式,由村民和企业在源头进行简单分类收集,16个村居余人组成的保洁清运队伍负责收运,最后由新志浩公司统一安排车辆运送至川姜垃圾中转站(吨/天),最终由如东天楹环境能源有限公司进行规范化处理。为了进一步优化固废处置,仅年全镇就统一购置垃圾桶只,村(居)自购垃圾桶只;年还投入万元购买8辆封闭式环卫车进行清运,投入万与有资质的第三方处置单位签订了每年10吨工业下脚料的处置合同。
此外,川姜镇还将固废治理任务分配到每个网格长、网格员,实行“村在网中、户在格中、人在其中”的覆盖格局,推行“网有人管,格有人领,活有人干”的农村固废治理管理制度,绘制成一张细密的治理“网格图”,全镇固废污染治理已取得可喜成效。
抓住关键,让危废管理“严”起来
危险废物不同于一般固废,在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过程中都有不一样的要求,监管要求也更高。
今年,针对年之前尚未取得相关手续的危险废物仓库,川姜镇环保和安监部门通过听取企业方介绍、实地查看以及台账检查等方式,肯定了部分企业在危废污染防治治理工作方面做出的努力,同时也帮助企业查找存在的问题,个别企业现场管理还需加强:例如部分危废仓库没有在相应位置配备摄像头,不利于日常监管;部分仓库防渗措施不到位,容易造成液体废物泄漏;少数企业仓库建设位置没有考虑到消防通道等等。对于重点企业和疑难问题,还邀请市级专家亲临为企业解惑、支招。
此后,由点及面,川姜镇从几家问题企业延伸到全镇的危废企业,对所有产废企业正在逐个做体检,不单单查看现场仓库的建设情况,台账资料的检查甚至细化到处置合同也要包含第三方的营业执照、处置能力、证件有效期等等,现场给企业罗列整改清单并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