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26日南通讯近年来,通州区委编办认真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部署要求,结合经济发达镇改革、基层“三整合”改革等重点改革任务,做好“下放、下沉、服务、创新”四篇文章,全力推进基层增能减负工作。
做好权力下放文章,充实基层管理权限。通州区委编办着眼基层发展急需,提高区域内企业和群众办事效率,本着“依法下放、能放即放”等原则,向镇(街道)下放区级行政权力。一是精准下放事权。参照《赋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指导目录》《赋予乡镇(街道)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指导目录》,结合各镇街区域分布、自然禀赋和产业发展等特点,以区政府文件形式向基层直接赋权行政审批事项6项(川姜镇32项)、行政处罚事项项(川姜镇项),涉及招商引资、产业升级、社会事业、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多个方面,特别是结合经济发达镇家纺行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下放了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多项事权,为相关企业落户创业创造了便利。二是严格规范运行。在通州区司法部门监督下,涉及权力下放的部门与各镇(街道)积极进行对接,履行相关手续,明确权力运行程序和规范,限制自由裁量权,落实岗位责任,细化追责情形,采取切实措施确保权限下放后依法依规运行。三是实行动态管理。以“用得好、管得住”为目标,加强通州区政府对各镇(街道)下放权限的监督考核,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无力承接的权限收回,对新增需求补充赋权,逐步完善基层政府功能。
做好资源下沉文章,强化基层履职支撑。通州区委编办对基层政府原有行政事业编制等各类资源进行统筹,将资源配置和管理服务重心向指挥中心、为民服务中心、综合执法局等“前台”机构倾斜,形成前台为群众服务、后台为前台服务的工作格局。一是综合设置机构。遵循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将镇(街道)所属事业单位职责和相关行政机构整合重组,综合设置为“一办七局一中心”,与改革前相比,机构总数减少一半以上。二是下沉执法队员。通州区委编办结合下放管理权限,推动编制资源下沉,全区镇(街道)城管执法中队下沉镇(街道),下沉街道人员占本部门执法人员总数的70%,进一步提升了镇级综合执法能力,下沉人员与镇、街道原有城管执法力量和安全生产监管力量形成合力,协调配合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等执法机构在镇(街道)范围内开展联合执法,实现一个区域“一支队伍管执法”。三是创新干部人事管理。通州区委编办实施年轻干部“一线培优”工程,选派年轻干部挂职镇(街道)党(工)委委员,到一线挂职锻炼;同时完善干部人才交流、引进、激励政策,保障干部待遇。
做好便民利企文章,凸显为民务实高效。在简化审批方面。通州区委编办将所有下放权限和其他管理服务事项全部纳入镇为民服务中心,实行“一门”办理“一站”服务,在全面实现“一网通办”基础上,继续完善“不见面审批(服务)”和网上审批,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村(局、社区)延伸,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在联动协调方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整合各种资源,集成地图信息、视频监控、网格员定位、在线呼叫等功能,承接区级下派的任务菜单,收集网格员上报信息,指挥调度区域范围内各类问题,有效衔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后台”监管信息,建立健全镇街与区级部门行政执法协作配合机制。在社会治理方面。通州区委编办全面推行“镇村治理一张网”,将镇街区域内所有条线部门的管理网格整合为一个综合网格,形成“网格+网络”融合机制,切实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做好体制创新文章,确保运转顺畅有序。一是探索“区街分设”。通州区委编办推动主责主业,对南通高新区与金新街道重新明确职责分工,南通高新区履行开发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职责,金新街道承担农业农村、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事务,避免职责交叉重叠,促进区街合一、功能互补。二是理顺条块关系。所有派驻单位接受基层党委、政府的统一指导和协调,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办法。其主要负责人的任免须事先征得基层党委同意。对工作不力的,基层党委可提出调整建议。三是整合政策资源。通州区委编办充分发挥改革政策“叠加效应”,统筹推进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乡村振兴、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等改革,赋予相应的土地、建设、金融扶持政策,各镇(街道)在特色产业、城镇规划、环保与污染治理等方面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支持。(朱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