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结束,在寒露过后,北京迎来了深秋的寒意。
在长假前夜,利好楼市的政策仍在出台。在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首套房贷款利率可以调整的通知后,央行再度决定自年10月1日起,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1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利率分别调整为2.6%和3.1%。
紧接着,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自年10月1日至年12月31日,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现住房出售后1年内在市场重新购买住房的纳税人,对其出售现住房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予以退税优惠。
9月30日,这个日子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是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决定楼市走向的政策,再一次在这一天深夜出台。
虽然,此次接二连三的政策并不一定能像年“9.30”政策那样给予楼市极大刺激,但是,政策的闸门已经打开,市场终将迎来一次冲击波,企稳反弹是大势所趋。
有数据表明,在全国超八成大中城市发布购房补贴等救市政策后,在10月9日央行发布的《年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未来三个月,17.1%的居民打算购房,这一比例高于二季度的16.9%;但认为房价将继续上涨的居民比例继续降低。
这说明,更多的居民看到了当下入市的机会,但是因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区域分化明显,认为房价普涨的情绪并不高。但这种理性的判断,正是一个健康的市场所应具备的。
除了全国层面发布的扶持政策,北京市在“因城施策”的范畴内,仍然稳得一批,这恰恰也反映出北京市场仍然处于合理、健康的状态,虽有些许细节标准有待调整,但整体上没有大的问题。
国庆节前,市场新开盘的项目都取得了开门红,在华曦府之后,太阳宫中建玖合府也实现了开盘即罄,东坝京投发展·北熙区首推热销套、30.8亿元,去化约9成。
根据网签数据,9月份,北京新建商品房成交套,环比下降1%,同比下降24%;成交均价约5.8万元/平米,环比上涨3%,同比上涨12%;成交金额.25亿元,环比上涨3%,同比下降19%;目前存量套。
从成交量看,今年“金九”的成色依然不足,市场冷暖不一。目前,新房市场库存8万余套,去库存或将成为明年需要解决的市场重点。
在完成三批次集中供地后,北京共完成49宗宅地出让,实现土地财政收入约亿元,能否实现全年土地收入达亿元,要看第四次土拍能否给力了。
第四次土拍已渐行渐近,市规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