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北京持续增强与津、冀两地产业对接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重点领域协同联动,环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京津冀一体化带来的福利。
随着北京和环京路网的互联互通,很多北漂选择在环京各地买房安家。根据京津冀地区的相关数据统计,京津冀区域总人口1.1亿,通勤人数约万,在跨行政区的通勤人口占比2%,这其中有80%的通勤与北京有关,即超过90万京津冀人口每天需要进京或离京工作。
通勤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决定着通勤人员生活的幸福感和工作的积极性。在北京相关的跨省通勤人口中,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三河、大厂、香河(北三县)与北京关系最为密切,日均进京通勤人口约10万人,主要通勤交通工具为跨省公交及自驾,平均通勤时间超过2小时。
在通勤时间中,除整场驾驶时间和交通堵塞外,还有一部分原因与北三县进京检查时所耗费的等候排队时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近日,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开幕,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工作顾问、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毛大庆提交了《关于“北三县”进京检查站外移的建议》。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这是北京方面首次提出关于“北三县进京检查站外迁”的建议。
毛大庆认为“北三县进京检查站应当外迁”:
第一,随着首都核心区腾退、北京市政府东迁陆续完成之后,通州及其周边北三县,成为未来几十年,新北京最大且最具潜力的想象空间。
第二,北三县地区日均进京通勤人口约10万人,“进京检查站”的设立,严重影响了进京通勤效率,降低了北三县人民进京工作、创业的热情与积极性。
因此,建议“将北三县与北京交界地区的进京检查站外移至与天津交界处,并在冀津边界新建物理隔离与数字管控防线”。
通州区玉桥街道办事处的市人大代表张梅菊提出了《关于全方位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智慧、经济的城市副中心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的建议》,建议研究“北三县”综检站逐步外移至河北境内,厂通路、石小路等新建道路在河北境内设置进京检查站。
图片来源于北京日报,侵删
而对于“北三县进京检查站外迁”,廊坊市政府的官方回答是“正在积极协调推进”,可见“年之前外迁的可能性很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如果“进京检查站”能够在年之前实现“外迁”,相当于北京和北三县之间的“行政壁垒”被打穿,意味着北三县地区“半步入京”了。
环京楼市的最大价值,就在于环京到北京的通勤,北三县检查站外移将会大大缩短通勤时间,对北三县楼市影响很大。而区域交通红利持续释放,京唐城际建设加快,京唐高铁、平谷线、厂通桥、通武廊轻轨、M等交通路网完善,也对北三县房价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目前,厂通路北京、河北段已经同步开工建设,厂通路年竣工通车之后,将打破大厂潮白新城只有一座友谊大桥进京的通勤现状,不仅为通勤人员往返京冀两地提供更多出行选择,同时也代表着大厂潮白区域的房价有了坚实支撑。
图片来源于河北新闻网,侵删
城市副中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沿阵地和桥头堡,承担着辐射带动廊坊北三县地区发展的历史使命,当下,北三县与副中心一体化发展正在全面提速。
通州区委书记近期还提到,希望管理行政边界外延,把北三县划入北京圈子。
北京市两会期间,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客户端推出特别节目“一把手访谈”,北京市人大代表、通州区委书记赵磊接受栏目专访时说:“我们能不能管理行政边界,不是就到了行政区划的边界,圈子再往外延,把他们(北三县)划到北京圈子里边来,这样他们就能享受更便利的工作和生活。”
,时长06:28
本视频来源于北京日报新闻端,如侵联系删除
涉及到北京和河北两地的事,只要北京一发声,就意味着“加快了”,此前代表和委员们提议的对接徐尹路、打通厂通路、建设平谷线、京冀联勤等等措施都落地了,检查站外移、北三县划入北京圈子,太让人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