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徐慧瑶
9月23日,北京三中院与通州区人民政府签署《关于司法服务保障城市副中心“两区”建设的战略框架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北京三中院与通州区人民政府将共建“多元解纷”“示范性裁判”“智慧送达”等工作机制,精准把握司法服务保障与城市副中心“两区”建设的结合点和着力点,以合同执行、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公司纠纷、消费者权益保护、新业态劳动争议等法律适用及纠纷解决为重点,共同推动副中心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协议内容共包含建立定期会商机制、联合调研机制、“云”联动机制、普法宣传机制、法官工作站机制、多元解纷机制、示范裁判机制、案件通报机制、司法建议机制、智慧送达机制这十项内容。其中具体包括,双方定期会商,及时有效解决区域的司法诉求;围绕“司法机制体制创新、提升司法服务效能”等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及时了解“第一手”的企业司法诉求,深化总结案件审判机制及裁判思路,推动调研成果转化;通过各个网络平台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的实时联动,加快案件审理进程等。
据了解,北京三中院在深入辖区和重点园区开展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辖区功能定位与工作实际,出台《关于发挥司法职能服务保障“两区”建设的若干举措》。目前,已经建立16个重点园区台账,成立涉“两区”案件专家陪审库。此外,三中院与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共建消费者权益保护基地,建立中德产业园等3个服务“两区”建设的法官工作站,与运河商务区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形成六项共建机制,服务保障“两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