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两个链条同发力消费扶贫再创新

人民网北京5月26日电一路向北,目的地是公里外的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通辽市奈曼旗。这是一支来自通州区的扶贫队伍,由政府工作人员和企业家组成。疾驰的车上,全程热烈讨论。

此行任务明确——就京蒙扶贫协作消费扶贫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与当地对接。自年开展消费扶贫以来,以双创中心平台为牵引,我区全面统筹推进消费扶贫工作,积极助力农产品销售。年消费扶贫总额达1.2亿元。

然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产销对接难题,让帮扶长期有效,还需久久为功。此行的发力点正在于此。

在翁牛特旗杨家营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蒙禽农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喜城对来自通州的朋友连声道谢。今年受疫情影响,大棚里种植的西红柿出现滞销。“当时我都急得不像样了,现在正是旺果期,卖不出去的话一个棚就至少损失2万块钱,个棚预计损失多万。”

经过我区对接协调,市消费扶贫双创中心通州分中心、八里桥市场、北京富通大潮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发力,从5月7日起,通过批发市场、商超、社区便利店、食堂等渠道,每天确保销售5吨西红柿,朱喜城的心终于放下了。

这次见面,市消费扶贫双创中心通州分中心负责人任晓霞着重跟朱喜城对接了规模化种植的问题。“销售中我们发现,有一些品种销路很好,但是种植规模跟不上。下一步会把数据推送给你们,根据市场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订单种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北京富通大潮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耕农业领域多年,科技研发优势明显,前期已通过派出专家、开展培训等形式,在种苗选择、配料、技术等方面助力园区。这次前来,总经理亓德明重点对接了杨家营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二期建设事宜,在销售端,公司也已迈出探索步伐,借助线上小程序,让内蒙古农特产品配送至通州百姓家中。

创新,是扶贫工作中的高频词。消费扶贫中的大宗交易需要大量资金,如何解决资金链难题?我区与北投集团宏远供应链公司对接,着力解决采购与销售之间的资金周转问题,为市消费扶贫双创中心通州分中心提供资金保障。这一次,项目经理张立伟就与多家合作社签订了采购合同。

推动电商平台与受援地区加强产销合作,不断拓展扶贫产品线上销售渠道,也是创新消费扶贫的重要模式。在奈曼旗电商消费扶贫运营中心,满载农特产品的货车陆续驶向全国各地。该中心在我区对口帮扶下成立,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已开设淘宝旗舰店和京东旗舰店,建立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519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