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副中心控规发布,通州各乡镇这样干

昨天北京副中心街区控规发布,通州君把涉及各乡镇如何发展的部分摘抄出来给大家,重点我们用彩色标出,但不进行解读。充分发挥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带动作用,处理好与通州区的拓展关系,共同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构建新型城镇化空间体系,分区分类分级引导小城镇特色化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构建和谐共生的城乡关系,形成城乡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建设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发挥城市副中心和亦庄新城(通州部分)的带动作用,承接中心城区产业梯度转移,以城市副中心三大主导功能为引领,促进通州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以亦庄新城(通州部分)科技创新功能引导科技服务、成果转化等相关产业向周边乡镇延伸,促进产业功能协调发展。亦庄新城(通州部分)总用地面积约65平方公里,其中城乡建设用地约58平方公里,规划常住人口规模约35万人,规划就业人口规模约25万人。按照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与亦庄新城(大兴部分)紧密对接,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和配套服务。建设新市镇与特色小城镇,服务城市副中心发展,带动本地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副中心同步规划、统筹发展。以镇中心区为主要空间载体,吸纳本地就业,统筹周边农村发展。制定分区指导、分类推动、分级管控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严禁大规模开发房地产。乡镇地区总用地面积约平方公里,其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约平方公里(含战略留白用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市级统筹战略预留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规划常住人口规模35万-40万人,规划就业人口约20万人。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打造美丽乡村。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升基础设施配置标准,切实改善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优化乡村空间布局,建设独具地域特征、传承历史文化、彰显生态魅力的美丽乡村,凸显村庄秩序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协调。坚持拆除违建、修复生态、提升产业、整理村庄。集体产业用地按照“拆10还2绿8”的统一政策统筹推进减量提质。推动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提高农民收益,维护合法权益。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有效路径,完善实施模式,制定配套政策,规范居住标准,有序引导宅基地减量升级。大幅提升镇村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完善城乡公路网络,因地制宜建设公交专用道、大容量快速公交、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等多样化的公交走廊。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加强宋庄、张家湾、马驹桥、潞城和台湖镇规划引导,重点在城市副中心周边划定面积约平方公里的城乡结合部管控区,大幅扩大绿色空间规模,避免出现城乡结合部管理失控的问题。合理引导漷县、西集和于家务3个乡镇自主城镇化发展,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加强绿色生态保护,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产业体系,有序推进镇区建设,带动镇区外围村庄改造提升,实现镇村协同发展。实现小城镇特色化发展。因镇制宜,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建设宋庄艺术创意小城镇、潞城生态智慧小城镇、张家湾文化休闲小城镇、台湖演艺文化小城镇、马驹桥科技服务小城镇、西集生态休闲小城镇、漷县文化健康小城镇和于家务科技农业小城镇。做好永乐店新市镇的战略预留。近期做好永乐店新市镇的用地资源预留和管控,远期发挥区域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强化与大兴采育镇、廊坊市区、天津武清区的协同发展,成为京津发展轴的重要节点。严格控制小城镇建设规模,营造集约紧凑、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严禁整体镇域开发。严格管控建筑高度,建筑层数原则上以多层为主,鼓励围合式建筑布局,控制适宜的建设强度。36米住宅围合式布局效果图保留自然风貌和历史人文特色突出的村庄,异地迁建生态险村,引导一般村庄适度集并或就地改造。建设西集、于家务、漷县和永乐店4片乡风浓郁的美丽乡村连片区。强化文化传承,优化村庄格局,加强自然景观塑造,全面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绿色低碳田园美、生态宜居村庄美、健康舒适生活美、和谐淳朴人文美的美丽乡村,集中展示通州区乡土特色和田园风光。欢迎转发分享!觉得不错,请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662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