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底,燕潮大桥正是通车,这也就是连接燕郊地区与北京市通州区的潮白河大桥。燕郊到北京的通勤依然压力巨大
对于燕潮大桥的通车,媒体有很多的美誉,甚至称之为“河北燕郊15分钟可以实现进京”。
事实上,实现从燕郊地区15分钟进京依然非常困难,燕郊到北京的通勤依然压力巨大,指望建设几条道路就能保证“多少分钟进城”,这是非常难实现的,也不是京津冀一体化与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方向。从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角度来看,难度依然很大。
北京通州区到燕郊的燕潮大桥下图就是北京到燕郊的燕潮大桥附近的地图。
北京到燕郊的燕潮大桥附近的地图燕潮大桥的东侧是燕郊地区,西侧则是北京市的通州地区(图中蓝色阴影的部分)。
下图就是北京市区到燕郊之间的卫星图。
北京市区到燕郊之间的卫星图事实上从燕郊地区经过燕潮大桥到北京市区距离遥远,而且其实从燕潮大桥向西的地方,无论是通州区北部、朝阳区东部,都是以乡村和郊野地区为主,从燕郊到北京市区距离比较遥远。
下面就是燕郊地区庆祝燕潮大桥通车的场景。
燕郊地区庆祝燕潮大桥通车事实上,从所谓燕郊地区通过燕潮大桥到北京的“15分钟”,其实只是从燕潮大桥到北京东六环的距离。
三河地区的燕郊地区的景观从燕郊地区到北京的通行,主要面临了两个问题:
大部分燕郊的地区到北京的需求,正是北京市区,而不是通州区北部、朝阳区东部的郊野农村地区燕郊地区到北京要考虑堵车的问题,而且由于燕郊地区人口众多,堵车其实是一种常态。
从燕潮大桥向东看燕郊地区下图就是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交界处的地图,燕潮大桥所在的地方是通州区的北部。
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交界处的地图如果比较燕潮大桥东西两侧的情况,就可以发现:
在三河燕郊一侧,已经建成了高楼林立,人口密度非常大;在通州区一侧,大部分都是乡村农田,这不是通州区的重点建设区。
燕潮大桥靠近通州区一侧的情况燕潮大桥两侧的情况,其实体现了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当中的一个问题:虽然北京的建设已经进行了限制,但是在北三县这些环京地区,人口和建设依然在增长,这种增长的压力,还会压在北京市的交通上面。
燕潮大桥靠近通州区一侧的情况对于连接河北燕郊与北京通州的燕潮大桥来说,它地区是京津冀一体化的一部分,也的确有利于北京功能的外移。
然而,要实现从燕郊到北京15分钟的进城,这依然是比较夸张的说法,一方面,15分钟只能到北京六环路,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堵车的因素。
从京津冀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从燕郊地区到北京的“远距离通勤”模式,必然是很难可持续发展的。燕郊到北京交通,依然面临着重大的压力。
将北京的产业疏解到周边地区,实现本地就业,才是根本完成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手段。
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难度,很大程度上不在于建设路桥等基础设施,而在于产业的疏解。